​又焦又香的魅力美食:干炸鲫鱼

2025-11-14 21:16 来源:网络 点击:

又焦又香的魅力美食:干炸鲫鱼

【鸥鸟讲故事】

又焦又香的魅力美食:干炸鲫鱼

文‖鸥鸟 图‖网络

小的时候,记忆中老家水多,水多自然鱼就多,而最多最常见的莫过于鲫鱼。鲫鱼因体型小且成片状,我们都叫它“鲫鱼片儿”,并有口头禅曰:“鲫鱼片儿,跑不远儿!”形容其“跑”得不快不远,极易捕捉。事实也正是如此,儿时和小伙伴们在池塘河汊里游泳时,经常徒手就能抓到的,就是这“鲫鱼片”。

小时候游泳抓到几条鲫鱼后,由于没有油炸,常常是用清水煮或者是放在锅里焙,虽说味道差强人意,倒也能为“三月不知肉味”的艰难岁月补充一点营养。那时,从来没想过鲫鱼其实是很好的东西,其营养价值在各种鱼类中属于上乘,很受讲究养生的人青睐。(想看看鸥鸟上回讲了啥故事?欢迎点击以下链接:1.下山虎传奇;2.三百六十行,哪碗饭都不容易吃!)

知道鲫鱼好吃,还是直到后来生活条件变好,我吃到了现在来说极常见的那道菜——干炸鲫鱼!

干炸鲫鱼真的是太常见、太普通了,普通到稍微上点档次的酒席宴上都拒绝它再上桌了。现在,它的用武之地大概也只能局限在几个知心好友小酌时,与花生米、拌黄瓜、猪头肉为伍,共同构成寻常老百姓酒桌上的一道风景。但我认为,唯其如此,才是干炸鲫鱼的真正魅力所在!

三五好友小聚,场所多选在小店或大排档。尚未正式开饮之前,老板端上一盘刚回过锅的干炸鲫鱼,一股香气顿时扑鼻而来,再看那颜色,炸得焦黄透亮,于是就有人忍不住咽几口唾沫。这时,做东的人照例要说:“来吧弟兄们,先垫巴垫巴!”话音未落,几双筷子早就不客气地下去了。

吃干炸鲫鱼是有讲究的,要先从鱼头开始嚼起,不必吐刺,细细地嚼,后味悠长,满口生香。不大一会儿,一盘干炸鲫鱼就所剩无几了,这剩下的几条且慢吃,等酒过三巡后,一个懂行的哥儿们喊一声:“老板,把这几条鱼做成黄焖鲫鱼!”这不,一鱼两吃,平白就能多吃一味!

如此,几个“臭味相投”的“狐朋狗友”,吃着干炸鲫鱼,喝着开心小酒,谈着“位卑未敢忘忧国”的大事,不藏不掖,坦坦荡荡,不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吗?

干炸鲫鱼不但在外面能吃到,在家里也同样能吃到。

老婆大人指示说:“现在女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,常吃干炸鲫鱼能补钙,这个重要任务就交给你了!”

不就是干炸鲫鱼嘛,有何难哉?告诉你,自己在家里做干炸鲫鱼相当简单。买上一二斤比较小的鲫鱼,为啥不买大的?附耳上来,一来是价格便宜,二来容易炸焦!除去鳞和内脏,然后用盐腌半个小时,挂上面糊后就可下油锅炸了。炸鱼时油不可太热,待鱼变色后捞出,稍凉后,再回锅炸一遍,哈哈,包你又焦又香!

古时,有一个叫冯驩的员工嫌老板孟尝君提供的伙食不好,于是就弹着他那把破剑高唱:“长铗归来乎,食无鱼!”准备跳槽走人,另谋高就。待孟尝君端给他一盘干炸鲫鱼(我猜的,无从考证)吃后,他态度大变,居然就愿意为孟尝君赴汤蹈火、肝脑涂地,可见干炸鲫鱼的魅力之大。

在充满诱惑的当今社会,如果碰到鱼已在手而熊掌难求的情况,那就保持一颗知足常乐的平常心吧,有干炸鲫鱼吃,不亦乐乎?

【作者简介】鸥鸟,本名彭春岭,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,许昌市作协副主席,许昌市魏都区政协四级调研员,学习文史委原主任。

1、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,文责作者自负,如有侵权,请通知“老家许昌”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。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“老家许昌”今日头条号立场。

2、文图无关。文中图片来自网络,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,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。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,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。

3、“老家许昌”版权作品,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@126.com 。

爱许昌老家,看“老家许昌”。 老家许昌,情怀、温度、味道!

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。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。